- A+
这段时间有很多朋友在问,买翡翠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常识,防止让商家忽悠了?
今天瑞丽国际珠宝翡翠学校老师就来讲一下几大误区:
第一大误区:认为翡翠商品看到不“棉”才是好的!
从专业角度分析看,什么叫翡翠的“棉”,是指翡翠里呈团状、纤维状或者片状的,如云似雾的内含物,从美观上来看对翡翠确实有一定的影响,业内称之为翡翠的“棉”。
翡翠的“棉”一般是由于翡翠中硬玉矿物的颗粒间隙、裂隙和杂质包裹体,对光线的反光引起的,也称为“粒间光学效应”,翡翠的“棉”有斑块状、条带状、丝状、波纹状,由半透明或微透明的白色矿物组成。
因此,正好相反,翡翠“棉”的存在,是辨别翡翠真假的重要依据,天然翡翠必然存在棉,但若是肉眼看不到的棉,自然是最好的高端的翡翠,种越老,棉就会越收缩,直到肉眼看不见,但在放大镜下还是存在的。所以如果在购买翡翠时,若“棉”的存在不影响美观,实际上更值得入手,至少买到假货的可能性很低。
(带棉的高端翡翠手镯)
而假货(B货、C货)翡翠,可以伪造到无棉无色根的境界,不良商家就会利用这个误区,推荐假货翡翠给你,因为假货翡翠经过注胶等处理,是看不到棉和裂的存在。
第二大误区:老货翡翠,年代越久价格越贵!
由于职业的关系,我也会经常逛逛夜货市场,一大堆的古董、玉石、书画,真的让人目不暇接、真假难辨。也经常会看到夜摊老板拿着“清代”的老翡翠跟顾客说:你看,清代出土的,传了几辈子了,要不是急用钱才不卖呢。好多顾客就以为捡漏了,买了下来。我想告诉大家,如果你买到的是低端翡翠就烧高香了,至少起码是真翡翠,就怕你碰到C货了,花了大千小万的买个假的欲哭无泪。
(清代翡翠)
第三大误区:带着不掉色的就是真翡翠!
我告诉大家,依据当今先进的染色技术,染色翡翠可以保持鲜艳色彩的时间,可长达10年甚至20年,所以单凭“不掉色”这点来鉴定翡翠真假绝对是错误的。
第四大误区:翡翠越绿就越好!
从专业的角度分析,翡翠的颜色很多,多达100多种,虽然在翡翠界是以绿为尊,但并不需要墨守成规,不同颜色有不同的高货,不同的颜色有不同的寓意,不同的颜色有不同的穿戴方式,归根到底只要自己喜欢才是最重要的,眼缘很重要,“心仪”才是缘分。
(绿的异常的造假翡翠)
第五大误区:雕刻工艺越精美越好!
这句话总体来说还是有一定道理,“好料绝不会用差工”这是行话,但是也不能绝对,有时候真好相反,比如我认识的很多雕刻大师,在处理高端翡翠原料的时候,以追求简洁和天然的美感为理念。所以我认为,对于翡翠而言,不是雕刻越复杂越值钱,而是能够完美呈现翡翠本身所具有的独特美感,才更有价值。
简洁高端翡翠
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,需要说明的是,翡翠知识博大精深,不是一句二句能给说清楚的,建议朋友们在选购翡翠商品的时候,多看少买,多研究多学习,避免因盲目导致的冲动消费!
学翡翠、学鉴定欢迎到瑞丽国际珠宝翡翠学校,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老师微信了解更多相关知识!
https://u.wechat.com/MGdSNgg4lknPm4XmEXkP1lI (二维码自动识别)